【農意養殖】火雞養殖的八大優勢
【農意養殖】火雞養殖的八大優勢
來源: 點擊:1251
火雞,學名吐綬雞,又名七面鳥,原產美洲,是一種食草節糧型肉用高檔野味珍禽。它體大、生長快、產肉率高、繁殖力強、易于管理,火雞養殖投入少、產出多、效益高,可增加農民的養殖收入,同時也為調整當地農牧業產業結構吹響了號角,另外,火雞有著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從事火雞養殖,養殖前景十分可觀。
一、火雞體大生長快
正常情況下,140天重型火雞公雞可達16——20公斤,母雞可達9——15公斤;中型火雞公雞可達13——15公斤,母雞可達8——10公斤;輕型火雞公雞可達10——12公斤,母雞可達5——8公斤。
二、火雞產肉率高
火雞歷來有“造肉機器”的美稱,它有發達的胸肉和腿肉,占活重的40%以上,活體屠宰率達64%,胴體屠宰率可達85%以上,是目前所有家禽中產肉率最高的禽類,僅胸肉和腿肉的重量就占活重的40%以上,這是許多家禽不能相比的。
三、火雞繁殖力強
人工孵化每只火雞可年產180枚蛋,自然孵化可年產80——100枚,受精率、孵化率均在90%以上。火雞一般在6——7月齡開始產蛋,每產
15——25枚蛋時,開始抱窩,孵化期26——28天。
四、仔火雞出生重高,成活率高
一般剛出殼的火雞體重可達110——130克,成活率在95%以上。
五、 耐粗飼、易于管理且適應性強
火雞耐粗飼,飼養容易,能夠抗熱耐寒,野外露宿、撥雪覓食適應各種惡劣環境。人工飼養,各種野草、野菜、昆蟲、一切農作物秸稈粉碎成粉拌勻,均可作為火雞飼料,舍飼放牧均能適應。一般一人養殖200-300只商品火雞不影響其它田間勞作。
六、節約資源
火雞特別適合在果園,樹林,河灘,荒坡等地散養,不僅是最好的“除草機器”而且雞還糞可以改良土壤,為樹木施肥。
七、、廢物可利用
將農作物的秸稈、干樹葉、菜葉等粉碎后當飼料、雞糞即能當肥料、又可以做魚飼料?真正做到了生態養殖、健康養殖、節約糧食循環經濟發展。
八、投入少、產出多、效益高
火雞節約糧食精料僅占三成,比普通肉食雞可節糧50%。火雞投入產出比高,每只每年只需投入水電費及飼料費20元,即可達到科學飼養的效果,可收入80——100元,投入產出比達1∶4——1∶5。商品火雞六個月就可以長到|10-17公斤,扣除養殖成本每只火雞可贏利5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