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火雞苗到達育成期后養殖的注意要點
對于火雞苗到達育成期后養殖的注意要點
2019-02-27 00:00:00 來源: 點擊:1463
對于火雞苗到達育成期后養殖的注意要點根據火雞生長發育和高產的特點要求,育成期又可分為火雞促進生長階段(9-18)周齡和限制生長階段(19-28)周齡,這兩個周齡成活率較高,管理可以粗放型,一般應轉入地面,塑墊平養。
1)飼養:育成期的火雞,活潑好動,生長較快,應大幅度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4只,有運動場的雞舍,可適當加大飼養密度。每天喂3-4次,按飼料量1-2%加喂沙礫,以幫助胃消化食物,同時每天放到舍外活動一次,時間1-2小時。放牧讓火雞自由采食青草,蟲類以加強活動,節約飼料,限制生長期階段,每天要人為地驅感4-5次,加大運動量。
2)飼料:促進生長階段,要適當提高營養比例。以防止爭食,可增加食槽。限制生長階段,要適當減少營養比例。
3)光照:促進生長階段,包括白天自然光,每天光照14-16小時,早晚補充光照度為15-20勒克司。進入限制生長階段,光照要有所控制,公雞每天要光照12小時,火雞對光照刺激較為敏感,每天只能光照6-8小時,因此,公母雞分開飼養較好。
4)初選:在16-28周齡時要對育成火雞進行初選,把那些生長發育良好,健康活潑,附和本品種特點的火雞挑選出來作為公種火雞繼續飼養,其余作為商品肉用火雞飼養,對公火雞最好進行閹割育肥后再上市。
(四)疾病防治 加強飼料管理是搞好防疫的基礎,只有加強飼料管理,搞好清潔衛生,才能從根本上加強雞群的抗病能力,雞舍應有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和雞群的密度。雞舍,育雛室和運動場的糞便應當每天清掃干凈。墊草要經常翻曬,更換。運動場的老土要定期換,這樣可減少土壤污染,同時也可消滅寄生蟲卵。 養殖場戶平時備有一般的常用藥品:如氟派酸等,防治白痢球蟲病等。如發現火雞精神沉郁,舉止遲鈍,翅下垂,嗜睡,消瘦,食欲減少,排便綠包,稀糞等,是黑頭病兆,要及時用卡巴坤片(含量0。3克)一片,放入10毫升水中,每只每日灌服1毫升,連服一周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