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意養殖】火雞人工孵化方法
【河南農意養殖】火雞人工孵化方法
來源: 點擊:2823
許昌經濟開發區農聯養殖專業合作社,位于中國的養殖孵化大省河南。我公司位置處于養殖孵化產業帶的中心區-許昌。每天孵化火雞苗,孔雀苗,紅腹錦雞苗,黑鳳雞苗,珍珠雞苗,綠殼蛋雞苗等各類禽苗170萬左右。可以滿足大多客數戶需求的各種苗類。
今天河南農意養殖為大家推薦火雞人工孵化方法,大家要多多注意一些細節,才能保證存活率。
1.種蛋的選擇
種蛋品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孵化率的高低,雛雞質量的好壞以及成活率。因此,種蛋在孵化以前必須嚴格選擇。選擇來自生活適應性強、生產性能高而穩定,繁殖力強優良品種的受精蛋。種蛋要求卵圓型,蛋殼呈淡黃色,并有棕色斑點,蛋殼不過厚或不過薄,表面無沙粒、無裂紋、無破損,蛋殼必須保持表面清潔。
2.種蛋的保存
種蛋保存應大頭向下,入孵時大頭向上放在蛋盤上,存放溫度在20℃以下先在室溫25——26℃存放1天,使種蛋逐漸降溫,然后放到12——16℃、相對濕度75%左右的貯存室內保持,種蛋保存時間以1——2周為宜,否則會嚴重影響孵化率。
3.孵化方法
(1)母火雞抱蛋孵化:孵化少量,可用母火雞實行自然孵化,農家可用竹籮筐造窩,筐籮內墊上長2——3厘米長的稻草或其它禾草,然后放入種蛋。母火雞每窩抱種蛋12——16枚。母火雞抱窩時喜歡光線暗淡、隱蔽、僻靜的地方,應將公火雞隔離飼養,以防騷擾抱窩母雞。每抱窩2天,應讓母火雞離窩采食和飲水。一般在入孵后第8、15、25天各照蛋一次,以揀出無精蛋、死胎蛋,每批照蛋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入孵22天后,要用消毒的毛巾蘸40℃溫水,稍擰干后,擦蛋一遍,以后隔天擦1次.以增加蛋的濕度和脆度,以利于出雛。一般28——29天即可出雛。并讓小雛在孵窩內由母火雞依偎1晝夜,次日將母火雞與小雛一起放入育雛箱內,使小雛能受到母火雞護理。有利于小雛生長發育。
(2)孵化器孵雞:種蛋放入孵化器前,先用清潔水沖洗干凈,再用0.2%——0.5%的新潔爾滅溶液噴灑消毒,然后用清水將藥液沖洗掉,或用福爾馬林溶液密閉熏蒸半小時(孵化器每立方米容積用福爾馬林 20毫升加 8克高錳酸鉀)。消毒時,孵化器溫度為30℃,相對溫度為65%,消毒后立即驅除煙霧,然后升溫。人工孵化的適宜溫度為37.7℃,相對濕度為55%——60%。孵化器溫度達到要求后,氣孔全部打開,注意通風進氣。孵化初期前8天,每1000枚蛋每小時進氣量1——2立方米; 9——14天,需3——4立方米,臨出雞時6——8立方米。進氣量的多少主要是調節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面積。孵化第1——16天,每隔2小時人工轉蛋1次。每17——25天,可自動轉蛋或人工轉蛋每小時1次。孵化至8、20、25天進行驗蛋,檢查胚胎發育情況,揀出無精蛋、死精蛋和臭蛋。第25天可把蛋轉入事先消毒好的種蛋盤輸入出雛器中,第26——28天出雛機溫度為37.5℃,相對濕度在24小時內為75%左右。在出雛高峰,相對濕度到80%左右,以后逐漸下降,為了提高出雛濕度,可在機內掛濕布,出雛時,每隔2小時向蛋面噴灑 40——60℃溫水,以利雛火雞的破殼和增強其活力,提高孵化率,育雛箱或育雛室內,溫度要達到36——38℃。
(3)火炕孵雞:消毒:選50克左右不是畸形的蛋作種蛋,放進40℃左右溫水中浸泡1分鐘.進行蛋面消毒。
入孵初期溫度:裝盤之前,把炕燒干,溫度達60℃,室溫保持25℃左右,蛋盤溫度40℃,種蛋入孵之后,蛋面保持38℃,6——10天溫度達39℃,濕度保持60%——70%。
種蛋入孵3天左右進行第1次照蛋,入孵12——24天再進行1次照蛋,揀除無精蛋和死胎蛋,不受精蛋對光照驗可見無黑色液狀物,死精蛋大頭的氣室分界不明顯,有黑影在氣室內閃動,血管模糊或有殘跡,小頭透亮。凡受精蛋正常的胚胎發育,可見浮于蛋殼上方有一小塊黑色液狀物,這種種蛋方可入孵。為了使孵蛋積溫均勻,減少胎膜與殼膜粘連,需要人工轉蛋,每天進行2次直至孵化24天為止。孵蛋15——21天涼蛋更為重要,以便散失后期胚胎產熱。每晝夜涼蛋1次,每次涼蛋15——30分鐘,每次涼蛋前要打開孵坑室的通氣孔,使室內空氣新鮮,待室溫下降后再關閉通氣孔。
種蛋入孵22天左右時,需要擦蛋,即用消毒毛巾醮取40℃的水稍擰干后擦拭種蛋1次,隔天擦拭1次,以增加種蛋的濕度,有利于雛火雞的破殼和增強活力,提高孵化率。
種蛋經過28——29天雛火雞通常會自行破殼而出。但也有的因雛火雞在殼內缺乏活動余地或發生粘連使雛火雞難以啄破蛋殼出來,此時需要細心避開殼膜剝離蛋殼助產。雛火雞出殼后搞好育雛是提高雛火雞成活率的關鍵,尤其是出殼后20天以內的雛火雞更需精心管理。如做好保溫工作,育雛室地面要墊清潔禾草、木屑或谷殼等,可起到防潮、防污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