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野鴨好養嗎?綠頭野鴨的效益如何?
綠頭野鴨好養嗎?綠頭野鴨的效益如何?
來源: 點擊:2191
近日來,許多客戶咨詢了綠頭野鴨的問題,今天河南農意養殖在此做出解答,希望大家繼續支持農意,我們攜手前行,共同養殖致富。
綠頭野鴨別名野鷺、大麻鴨,大綠頭、大紅腿鴨,因其雄鴨頭頸暗綠色帶金屬光澤而得名。在動物學分類上屬鳥綱、雁形目、鴨科、河鴨屬,是最常見的大型野鴨、也是除番鴨以外的所有家鴨的祖先,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廣,中國除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
雄野鴨體型較大,體長55-60厘米,體重1.2-1.4千克;嘴褐色或青褐色,少數黃色。頭和頸暗綠色帶金屬光澤(綠頭鴨即因此而得名),頸下有白色環紋與栗色的胸部相分隔。體羽棕灰色帶灰色斑紋,脅、腹灰白色,有灰褐色小斑。翼羽暗藍或紫色,前后鑲以黑邊,其中又有一白色帶。尾羽大部分白色,僅中央4枚羽為黑色并向上卷曲如鉤狀,這4枚羽為雄野鴨特有,稱之雄性羽,可據此鑒別雌雄。跗蟅紅色,腳褐色或黃色。成年雌鴨體長50——56厘米,體重1 公斤左右。前額、頭頂、枕均黑色而有淡黃羽緣,頭側、后頸及頸側黃色,背部及翅黑褐色,有黃色羽緣及"V "形斑,翅鏡與雄鴨相同。下體大都淡棕色,而雜以黑褐色縱紋。尾毛與家鴨相似,但羽毛亮而緊湊,尾羽不上卷,有大小不等的圓形白麻花紋;尾羽淡褐,羽緣淡黃。腿、腳橙黃色,爪黑色。成年鴨無論雌雄,翼上都有藍色閃光區,其前后且有白色鑲邊,這是綠頭野鴨的重要特征之一。
綠頭野鴨的養殖優勢
食用價值高:綠頭野鴨肉質鮮嫩,富含營養,胸腿肌肉豐富,肌纖維細,清香滑嫩,野香味濃,特別是沒有家鴨那樣令人不愉快的腥騷味。普遍認為綠頭野鴨加工成食品后味道鮮美,而且具有良好的滋補藥用價值,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經測定,12周齡的美國綠頭野鴨屠宰率為90%,全凈膛率達80%,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質21克,脂肪4.3克,且富含各種必需氨基酸。
1、成活率高
野鴨從出殼到成鴨出欄可不用打防疫針,成活率達95%以上。
2、適應性強,耐寒冷
適應性強,對飼養環境要求不嚴,無論是旱地、小溪、江河、魚塘都是養鴨的場所。比較耐寒冷,在我國北方能夠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及繁殖性能。
3、生長快,飼養周期短
一般70天就可上市出售,體重達1.4千克。
4、飼養成本低
野鴨飼養成本低。從出殼到肉鴨上市每只平均耗料5千克,養殖容易,效益高。
5、飼料利用率高
綠頭野鴨是一種適應性強、食性廣、耐粗飼、容易飼養的特禽。在良好的營養與飼養管理下,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高,60—70日齡體重可達到1.3千克的上市體重,肉料比為1:3。
6、繁殖力強
種用綠頭野鴨性成熟早,145天即可開始產蛋,全年產蛋期長達9個月。在我國南方地區,春孵的綠頭野鴨,在當年10月產蛋,冬季不休產,可連續產蛋到第2年6月末才結束,年產蛋可達120—150枚,種蛋受精率在90%以上。
7、經濟效率高
目前,商品肉用綠頭野鴨養殖成本每只不超過15元,而市場售價在22—25元之間,每只可盈利10元左右,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飼養綠頭野鴨具有投資省、見效快、收益高的特點,是農戶養殖致富的捷徑。 綠頭野鴨是多用型的珍禽品種,積肉佳、味美、觀賞、藥用于一體,含有人體多種必需的氨基酸及鈣、鉀、鈉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達23.8%。羽毛是極好的保暖材料,因此,它是有著極高利用價值的鎮禽品種。目前,普通肉鴨由于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價格跌漲無常,而野鴨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較大,市場前景看好,養殖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