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孔雀種苗
我場 ,孔雀苗 3月到9月公映 請朋友安排自己的合理時間做好養殖規劃。孔雀苗育雛期的保溫設備:出殼的孔雀苗的自我調節濕度的能力較差,人工育雛無輪是平養,還是籠養,都要求較高而且穩定的濕度。無論是哪個季節,都要十分注意育雛舍的保溫。地煙道育雛保溫是我國北方地區農村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育雛保溫方式。現在一般使用電熱式和紅外線保溫設備。
孔雀苗保溫器保溫:根據保溫器的熱源,可將其分為電熱式、煤爐式和燃氣式三種,常用的是電熱式保溫器。電熱式保溫器濕度易調節,使用方便、清潔。
孔雀苗育雛用紅外線保溫:用紅外燈散發的熱量來育雛,室內清潔,室內安裝方便,濕度穩定。紅外線燈有兩種:一種是有亮光的,另一種是沒有亮光的,目前大都使用有亮光的,常用的紅外線燈每只250至500瓦,懸掛在距離地面40到60厘米處,并可根據日齡的增加,需要的育雛溫度來調節燈泡的懸掛高度,一般隨著幼雛日齡的增加,需要的育雛保溫度逐漸降低。懸掛高度逐步提升。
其他育雛設施:藍孔雀人工育雛除需要保溫設備外,還需要育雛籠、育雛圍欄、育雛網等設備。
藍孔雀的飼養管理
(一)育雛
1.育雛前準備 料槽、飲水器可用新潔爾滅消毒,用水清洗;墻壁、運動場用火堿消毒,然后要用高錳酸鉀甲醛溶液(14克高錳酸鉀:28毫升甲醛溶液/立方米)熏蒸消毒,密閉2天后,開門1周通風去味,準備進雛。育雛季節應選在春季,因為春季育雛成活率高,生長發育快。選擇雛孔雀注意精神飽滿、羽毛光潔、臍帶閉合完全、肛門潔凈,大小適中,才能保證育雛成活率高。
2.育雛溫度、濕度 育雛舍的熱源可采用調溫電爐或育雛傘。開始溫度為34℃,以后每天降溫0.3℃,直到與自然溫度相吻合。注意育雛舍的溫度不應教條地以溫度計為準,而應以觀察孔雀群為主,溫度正常時,雛孔雀精神良好、羽毛光滑、睡眠安靜,溫度過低,雛孔雀靠近熱源擠在一起,相互踩壓,經常發生尖叫聲,溫度過高,雛孔雀遠離熱源,張口喘氣,大量飲水。濕度一般要求在60%—70%。但前期為了雛孔雀腹內蛋黃的吸收,防止體內水分揮發,濕度應該大一些。但后期由于雛孔雀越來越大,排糞量越來越多,應減小濕度。一般加濕的方法為放置水盤、濕沙盤等。減濕的方法可加強通風,勤換墊料等。
3.光照 育雛初期時,使用人工光照,方法為前4天用離地不超過2米的燈光,每天光照24小時,從第5天至第22天,每天16小時光照。以后可以采用自然光照。
4.密度 隨著雛孔雀的越來越大,及時減小密度是飼養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一般1—3周齡,每平方米可養12—15只,3—10周齡,可養7—10只,10—20周齡可養6—8只,以后可養2—3只左右。每群也不應超過40—50只。
5.開食、開水 雛孔雀出殼后,開始適應自然環境,過好開食開水關,對于雛孔雀的生長發育具有特別重要意義。出雛24小時后,應給以18℃左右的溫開水,同時水內加入葡萄糖或口服補液鹽及慶大霉素或氟哌酸等抗菌素,以增加雛孔雀機體抵抗力和有效防止細菌感染。飲水1小時后可開食,開食頭3天給雛孔雀以熟小米加雞蛋黃,3天后開始更換雛孔雀料,并加入土霉素等抗生素。開食時應注意少給勤添,每天喂食5—6次,并在給雛孔雀料的同時加入沙子,尤其是網上育雛更應注意。
6.其他 由于雛孔雀代謝較為旺盛,排出的糞便會產生大量的刺激性有害氣體,會使空氣污染,影響雛孔雀的健康狀況,所以應經常打開門窗,加強空氣流通,使室內空氣保持新鮮。此外,雛孔雀由于較小,所以一定要仔細照顧和搞好環境衛生以消除疾病和一些小動物如老鼠等的侵害。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尤其在環境變化如天氣變化時,要注意觀察雛孔雀的飲水、采食、精神狀態、糞便、呼吸等,如發現問題應及時診治,及時做好防護措施。
我們都把孔雀看作為開屏最為美麗的物種,您瞧孔雀這曼妙的身姿,頭頂著羽冠,修長而又五彩斑斕的羽,舉眉抬眼間都透著一種優雅和高傲。可以說孔雀的一生是年齡越大,羽毛越漂亮。也就是說孔雀的一生就是美麗的一生,完美的一生了。可是在孔雀養殖遍地開花的今天,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額!有的人就好奇了,為什么同樣的方法同樣的物種,養殖的差別就那么大呢?這你就不懂了啊!其實這就是養殖技術的差別,以及廣大養殖戶是否細心的體現!只要我們了解孔雀苗育雛期的養殖技術,就可以把孔雀苗的成活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那樣你想不賺錢都難額,最后預祝大家生意興隆!
定苗熱線 13569932765 13838202657 客服QQ304618837 更多養殖信息請查閱 本網站新聞中心 養殖必看欄目